北京大學口腔醫(yī)學院(口腔醫(yī)院)作為“國家口腔醫(yī)學中心”,現有診療椅位678臺,開放病床173張,臨床科室15個,醫(yī)技科室8個,下設分支機構5個,在崗教職員工2800余人。目前,醫(yī)院年門急診服務患者超179萬人次、年收治住院患者近8000人,口腔?漆t(yī)療服務規(guī)模世界領先。
北大口腔擁有10個口腔醫(yī)學科學學位博士點、9個口腔醫(yī)學專業(yè)學位博士點,臨床教研室(組)和基地30個,擁有一大批學術造詣高、國內著名、國際知名的學術帶頭人。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國家臨床教學示范培訓中心、十門國家級課程和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等榮譽;入選首批和新一輪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和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是國家首批口腔科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基地(7個專業(yè)基地)。
北大口腔擁有多個國家級平臺:國家口腔醫(yī)學中心、口腔生物材料和數字診療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口腔疾病臨床醫(yī)學研究中心、口腔醫(yī)學國家級國際聯(lián)合研究中心、國家口腔醫(yī)學專業(yè)醫(yī)療質量管理和控制中心、國家(口腔)醫(yī)療器械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等。
多年來,我院一直吸納著來自五湖四海的優(yōu)秀人才,以“崇尚創(chuàng)新、引領未來、扎根祖國、面向國際”為育人目標,培育新時代的卓越口腔醫(yī)學人才。我院擁有優(yōu)秀的學科、師資資源和科研平臺,近年通過拓寬經費渠道、增加名額、大幅提
我院深入貫徹大學科發(fā)展理念,落實大學科人才培養(yǎng)措施,為醫(yī)院未來發(fā)展儲備人才。2024年擬接收臨床型博士后51名、科研型博士后43名,歡迎海內外優(yōu)秀博士加入我們!
二、招聘信息及研究方向
序號 |
合作導師 |
研究方向 |
招聘類型 |
1 |
口腔修復科劉云松課題組 |
口腔骨再生、新型生物材料開發(fā)研究 |
臨床型2人 |
2 |
口腔修復科張磊課題組 |
新型陶瓷種植系統(tǒng)研發(fā) |
臨床型1人 |
3 |
口腔修復科呂瓏薇課題組 |
口腔組織再生與生物材料研究 |
臨床型1人 科研型1人 |
4 |
口腔修復科韓冬課題組 |
牙發(fā)育與再生研究 |
臨床型1人 |
5 |
口腔修復科周永勝課題組 |
口腔組織再生研究 |
臨床型2人 科研型2人 |
6 |
特診科鄧旭亮課題組 |
口腔生物材料、牙周炎與系統(tǒng)性共病的致病機制研究 (臨床全科) |
臨床型3人 |
7 |
第一門診部鄧旭亮課題組 |
口腔病生理學、植入用生物材料研究 |
臨床型1人 |
8 |
綜合二科王宇光課題組 |
口腔材料、生物醫(yī)學 |
臨床型1人 科研型2人 |
9 |
種植科張宇課題組 |
牙缺失、牙槽軟硬組織缺損修復與再生研究 |
臨床型1人 |
10 |
第一門診部林野課題組 |
口腔種植學 |
臨床型1人 |
11 |
第二門診部林野課題組 |
口腔種植學 |
臨床型1人 |
12 |
牙周科胡文杰課題組 |
1.數字化與微笑美學研究 2.牙周病和種植體周病的病因及機制研究 |
臨床型2人 |
13 |
牙周科欒慶先課題組 |
牙周疾病與全身疾病的關系研究 |
臨床型1人 |
14 |
牙周科歐陽翔英課題組 |
牙周炎致病機制研究 |
臨床型1人 |
15 |
牙周科路瑞芳課題組 |
牙周炎與全身疾病關聯(lián)機制的研究 |
科研型1人 |
16 |
第二門診部路瑞芳課題組 |
牙周病學 |
臨床型2人 |
17 |
兒童口腔科夏斌課題組 |
兒童口腔醫(yī)學 |
臨床型1人 |
18 |
兒童口腔科趙玉鳴課題組 |
牙源性干細胞/衍生物介導的組織修復與再生研究 |
臨床型1人 |
19 |
綜合二科夏斌課題組 |
兒童口腔醫(yī)學 |
臨床型1人 |
20 |
口腔頜面外科李自力課題組 |
牙頜面畸形的臨床和基礎研究 |
臨床型1人 |
21 |
口腔頜面外科張益課題組 |
口腔生物材料與組織再生修復研究 |
臨床型1人 科研型1人 |
22 |
口腔頜面外科蔡志剛課題組 |
口腔頜面部腫瘤診治與缺損重建 |
臨床型1人 科研型1人 |
23 |
口腔頜面外科單小峰課題組 |
口腔頜面部腫瘤診治與缺損重建 |
臨床型1人 |
24 |
口腔頜面外科賀洋課題組 |
口腔頜面創(chuàng)傷、顳下頜關節(jié)疾病的臨床治療和基礎研究 |
臨床型1人 科研型1人 |
25 |
口腔頜面外科郭傳瑸課題組 |
1.顳下頜關節(jié)運動精準記錄及智能診斷 2.口腔鱗癌隱匿性頸淋巴結轉移機制探究 |
臨床型1人 科研型1人 |
26 |
口腔頜面外科彭歆課題組 |
精準混合現實技術的開發(fā)及應用 |
臨床型1人 |
27 |
口腔頜面外科蘇家增課題組 |
唾液分泌的調控機制及其臨床意義 |
臨床型1人 科研型1人 |
28 |
口腔頜面外科劉筱菁課題組 |
數字化正頜外科,手術輔助機器人,圖像相關技術,人工智能 |
臨床型1人 |
29 |
口腔頜面外科賈凌飛課題組 |
頭頸鱗狀細胞癌干細胞在免疫治療中的作用及機制 |
科研型2人 |
30 |
口腔頜面外科王逸飛課題組 |
鎂基金屬材料對腫瘤免疫微環(huán)境的影響 |
科研型1人 |
31 |
綜合科彭歆課題組 |
人工智能輔助口腔頜面部缺損診療的關鍵技術研究 |
臨床型1人 |
32 |
第一門診部彭歆課題組 |
口腔頜面外科學 |
臨床型1人 |
33 |
第二門診部彭歆課題組 |
口腔頜面外科學 |
臨床型1人 |
34 |
正畸科李巍然課題組 |
機械壓力下牙周組織代謝及免疫微環(huán)境調控研究 |
臨床型1人 |
35 |
正畸科韓冰課題組 |
1.正畸牙移動骨改建機制研究;2.口腔生物相關材料與機制研究 |
臨床型1人 科研型1人 |
36 |
正畸科柳大為課題組 |
凋亡信號調節(jié)免疫及間充質干細胞功能介導骨再生 |
臨床型1人 |
37 |
正畸科江久匯課題組 |
OSAS患者的骨面型、上氣道特點及發(fā)病機制研究 |
臨床型1人 |
38 |
正畸科劉燕課題組 |
仿生納米材料與再生醫(yī)學研究 |
科研型1人 |
39 |
正畸科楊瑞莉課題組 |
干細胞免疫微環(huán)境調控研究 |
科研型1人 |
40 |
正畸科鄭云飛課題組 |
納米生物材料調控骨改建的作用和機制研究 |
科研型1人 |
41 |
牙體科董艷梅課題組 |
1.生物活性材料誘導牙髓組織和骨組織再生研究; 2.活髓保存治療及相關的牙髓生物學研究 |
臨床型2人 |
42 |
牙體科王曉燕課題組 |
牙體牙髓病的診治、口腔生物材料與微環(huán)境互作(臨床型);牙齒生物力學與適配性材料研究(科研型) |
臨床型2人 科研型1人 |
43 |
綜合二科王曉燕課題組 |
牙體牙髓病學 |
臨床型1人 |
44 |
急診科梁宇紅課題組 |
牙髓治療(非手術、手術)療效及適宜技術研究;成本-效果分析/人工智能應用于口腔影像學 |
臨床型1人 |
45 |
預防科鄭樹國課題組 |
口腔微生態(tài)精準診療技術研究 |
臨床型2人 科研型2人 |
46 |
預防科袁超課題組 |
口腔微生態(tài)的納米分析與檢測研究 |
臨床型1人 科研型1人 |
47 |
病理科李斌斌課題組 |
唾液腺黏液表皮樣癌發(fā)生發(fā)展機制研究 |
臨床型1人 |
48 |
醫(yī)學影像科李剛課題組 |
放射生物學研究 |
臨床型1人 |
49 |
中心實驗室韓建民課題組 |
口腔材料研究與評價 |
科研型2人 |
50 |
中心實驗室劉燕課題組 |
仿生納米材料與再生醫(yī)學 |
科研型2人 |
51 |
中心實驗室葛兮源課題組 |
口腔腫瘤、口腔材料研究 |
科研型2人 |
52 |
中心實驗室劉浩課題組 |
骨質疏松和骨缺損防治研究 |
科研型2人 |
53 |
中心實驗室劉欣宇課題組 |
用于抗腫瘤/抗菌/組織工程的口腔生物材料研究 |
科研型3人 |
54 |
中心實驗室牛宇霆課題組 |
治療骨、軟骨及軟組織缺損的水凝膠研究;治療腫瘤、骨質疏松癥以及實現組織再生的納米藥物研究 |
科研型2人 |
55 |
中心實驗室陳峰課題組 |
口腔生物學 |
科研型2人 |
56 |
材料研究室夏丹丹課題組 |
口腔骨修復材料研究 |
科研型2人 |
57 |
材料研究室張學慧課題組 |
口腔生物材料與醫(yī)療器械研究 |
科研型2人 |
58 |
材料研究室劉洋課題組 |
生物材料與口腔組織再生研究 |
科研型2人 |
具體崗位要求及導師簡介請查看我院招聘網站:
https://wecruit.hotjob.cn/SU64fc56d41eb8055068d
四、簡歷投遞
請登錄我院官網(https://ss.bjmu.edu.cn/)-人才招聘,
或者招聘網址https://wecruit.hotjob.cn/SU64fc56d41eb8055068d
或掃描二維碼:二維碼(請點擊鏈接查看詳情)具體具體崗位需求及導師簡介將陸續(xù)在網站公布,敬請期待。
簡歷接收截止時間:
醫(yī)院綜合考察應聘者材料后,組織面試及考核考察,擇優(yōu)進站,按北京大學醫(yī)學部博士后進站程序辦理相關手續(xù)。
聯(lián)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中關村南大街22號北京大學口腔醫(yī)院人事處
聯(lián)系電話:010-8219556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fā)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postdocs.bjmu.edu.cn/zpxx/eb87b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yè)+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