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大學法學專業(yè)已有37年的辦學歷史。1984年,廣州大學開始創(chuàng)辦法學專業(yè);2000年,正式組建法學院;2006年,獲法學理論碩士學位授予權;2011年,獲法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在五個專業(yè)方向培養(yǎng)研究生。
2012年,獲批省“法學專業(yè)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013年,獲批省校外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項目;2014年,獲批法律碩士專業(yè)學位授予權;2019年,獲評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
近年來,法學院在人才培養(yǎng)、師資隊伍建設、學科平臺建設與學術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是近幾年國內發(fā)展最快的法學院之一。
法學院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目前,本學科共有教師67名,其中教授23名(二級教授3名),博士生導師9名。擁有一批國內知名學者,包括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1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1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政府津貼人才3名,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稱號獲得者1名,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4名。
近五年,法學院在科研方面取得豐碩成果,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發(fā)文11篇,承擔3項國家社科重大重點項目,獲十余項省部級優(yōu)秀成果獎,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獎2項。
法學院擁有多個高層次學科研究機構。2011年,廣州大學人權研究院于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級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此外,還擁有四個省級學科平臺:廣州大學廣東省地方立法研究評估與咨詢服務基地(省人大常委會立法研究基地)、粵港澳大灣區(qū)法制研究中心(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廣州大學人權研究中心(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廣州大學黨內法規(guī)研究中心(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在人才培養(yǎng)方面,學院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切實抓好“課程思政”、專業(yè)課程建設。作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嚴格按照法學本科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全面使用馬工程教材,深挖課程蘊含的法治、德育元素。以內涵式發(fā)展為道路,著力推進“三全育人”。倡導立德樹人,注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學生在全國挑戰(zhàn)杯競賽中,斬獲十余項獎項。
法學院下設五個教研室和廣州律師學院、公法研究中心、檢察理論研究中心等機構。法學院與廣州大學人權研究院聯(lián)合進行法學研究與法學人才培養(yǎng)。
法學院擁有優(yōu)良的教學、科研條件。校圖書館設有法律分館;學院建有法學實踐教學中心、模擬法庭、法庭科學實驗室,學院與廣州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合作建設有“廣州大學法律援助站”,為學生學習、實習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
二、廣州大學強基計劃相關政策
(一)人才類別和管理模式
根據廣州大學《廣州大學人才引進管理辦法》([2021]77號)的規(guī)定,“強基計劃”專項主要用于補充學校思政課、公共課、基礎課、部分師范教育類的學科教學論和教學法方向、個別師資基礎薄弱專業(yè)的教學科研人員。本專項人才類別分為“強基骨干計劃”和“強基全職特聘”兩類。
(1)“強基骨干計劃”設置基礎骨干崗位和重點骨干崗位,其中基礎骨干崗位僅指思政課教師崗及師范教育類的學科教學論或教學法方向的教師崗。重點骨干崗位指屬于“強基計劃”專項涵蓋專業(yè)范疇所急需的教學科研骨干,在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擔任正高或副高職務,有較豐富教學科研經驗和成果的學者?杉{入事業(yè)編制管理,適用合同任務目標及學校正常薪酬管理模式,不適用績效年薪,聘用期限一般為五年,根據聘期考核結果確定是否續(xù)聘。
(2)“強基全職特聘”參考全職特聘人才聘用管理模式。全職特聘指為學校緊缺的教學崗位、重點建設學科和大科研平臺建設等提供持續(xù)、動態(tài)的人才資源。“全職特聘”不納入事業(yè)編制,適用合同任務目標及年薪管理模式。采用“3+3”聘用模式,每個聘期3年,“非升即走”,最多只能簽訂2次聘用合同全職特聘人才聘期結束后。相關聘期考核及后續(xù)的并軌或續(xù)聘事宜根據現行的新機制引進人才聘期管理辦法和新機制人才并軌實施細則執(zhí)行。
(二)“強基計劃”專項引進的基本要求
崗位類別 | 基本要求 |
強基計劃專項崗位 | 基礎骨干崗應具有博士學位,專指補充思想政治教育類和師范教育類的學科教學論或教學法方向急需師資,有較明顯的教學水平和潛力,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年齡一般在35周歲以下。 |
重點骨干崗應具有博土學位,屬于“強基計劃”專項用于補充學校思政課、公共課、基礎課、部分師范教育類的學科教學論和教學法方向、個別師資基礎薄弱專業(yè)的范疇,取得高級職稱,近五年取得的教學和科研業(yè)績成果不低于我校近兩年來同學科中晉升教授或副教授職稱人員的總體教學科研業(yè)績水平。原則上正高級45周歲以下、副高級40周歲以下。如在中學基礎教育學科教學實踐研究或在課堂教學方式方法探索上取得比較突出標志性業(yè)績的具有高級專業(yè)技術職稱人員,又是學校急需的學科教學論或教學法方向的教師,學校采取特事特議方式引進,年齡一般在50周歲以下。 | |
強基全職特聘崗應具有博土學位,近三年取得一定的教學科研成果,具有較明顯的教學能力和潛力,經培養(yǎng)能達到學校校級本科課堂教學優(yōu)秀獎、校級教學名師、或能獲得省、市級高校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大賽獎項的教學水平。原則上年齡在35周歲以下。 |
1.講授相應的本科生思政課、基礎課、公共課或專業(yè)課、通識課、公選課,指導本科生論文,講授研究生課程,堅持以本為本,履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2.潛心鉆研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水平,在本學科的前沿領域開展創(chuàng)新理論研究,主持重要科研教研項目,獲得優(yōu)秀教學成果,發(fā)表高質量教學或科研研究論文。
3.積極開展國內外教學改革和學術交流與合作,承擔提升學;A薄弱學科水平、提高教學質量的工作任務。
4.完成學校和學院(科研機構)規(guī)定的各類學科建設公共事務工作。
三、強基計劃人才招聘要求
1.強基重點骨干崗
正高或副高職稱,在法學教學領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發(fā)表較突出的科研與教研成果,具有擔當學科帶頭人的潛力,原則上正高級45周歲以下、副高級40周歲以下。
2.強基基礎骨干崗或強基全職特聘崗
以下崗位均須具有博士學位,年齡在35歲以下,達到廣州大學相應崗位的學術要求。
(1)民商法方向教師:民商法方向博士。教學能力較突出,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和溝通能力,能夠講授《民法》《合同法》《商法學》等理論課程。
(2)國際法方向教師:國際法方向(含國際私法、國際公法及國際經濟法)具有博士學位和海外背景,有較強的教學能力和科研潛質,能講授國際法專業(yè)必修課及選修課程,能雙語教學。
(3)訴訟法方向教師:訴訟法方向博士。教學能力較突出,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和溝通能力,能夠講授《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仲裁法》等理論課程。
(4)刑法方向教師:刑法學、犯罪心理學方向博士,對網絡與信息犯罪有專長的博士,教學能力突出,具備較強的理論與實務能力,能教授《刑法學》《犯罪心理學》等課程。
四、應聘方式
下載并填寫《廣州大學法學院引進人才信息一覽表》(鏈接:https://pan.baidu.com/s/1t81K96oyR486xGm8l86pmw提取碼:4j99)和個人簡歷等材料電子版發(fā)送到學院郵箱。
五、聯(lián)系方式
聯(lián)系人:錢老師
電話:(020)39366726
郵箱:lawxyrc@gzhu.edu.cn(郵件標題注明:應聘某某崗位+本人姓名 )
學院網址:http://fx.gzhu.edu.cn/
2021年11月2日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fā)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fx.gzhu.edu.cn/info/1065/5063.htm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yè)+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