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歲的衢州江山人吳佶偉
退休生活有點傳奇
他是一個有3項專利發(fā)明的科研迷。
24年前他從江山二輕研究所所長位置退休后,開始研發(fā)垂直立體車庫。研發(fā)成功,但沒市場前景,虧了100多萬。
1997年,吳佶偉轉而潛心研究水變氫能源項目,現(xiàn)在依舊在堅持,為此他已經花費科研費300萬元。
▲吳佶偉在試驗室做試驗
昨天,吳佶偉在接受錢江晚報記者采訪時說:
“我有一個夢,希望有生之年研發(fā)出的氫氣能成為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讓汽車加點水和催化劑就能跑起來。”
數(shù)百萬的研發(fā)資金來自于吳佶偉女兒——吳杏芬的支持。
“除了搞科研他沒有其他愛好,讓父親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我認為是孝順?,花點錢讓老人開心也無所謂的。”這位成功的女商人如是說。
20年花費300萬
研發(fā)水變氫能源
吳佶偉住江山城區(qū)的一棟四層別墅里,這棟別墅也是女兒為他買的,住著他和老伴嚴水月。
房子很大,但吳佶偉的活動空間只限于書房和臥室。“我會在這里學習搞設計,半夜有了靈感也會及時記下,所以床上也堆滿書和紙筆。”
早晨6點,二十多年形成的生物鐘叫醒了吳佶偉。老人坐在床上,翻閱前一天畫的機械設計圖紙。他時常每天一睜開眼就開始改進他的水制造清潔氫能源的瑕疵。
簡單喝點稀飯后,吳佶偉就在書房里看化工類的專業(yè)書籍,書柜里堆滿了有關制氫氣的書。“一些基礎還是要從書上學,這些書陪了我一輩子。”
1997年,已經退休在家的吳佶偉盯上了水制氫能源的項目。“我研究的方向是通過水和催化劑發(fā)生反應后產生純氫氣,純氫氣燃燒后產生水,不僅可以消除污染還能循環(huán)制氫。”吳佶偉說。
早晨8點,女兒吳杏芬安排司機就會接老人去工廠。兩年前,老人買了一些大型設備然后組裝了一套制氫設備。家里顯然不能作為試驗室,吳杏芬在江山市賀村鎮(zhèn)經營著一家鋁制品廠,她單獨辟出兩間房作為吳佶偉的試驗廠房。
吳佶偉年事已高,體力精力都有限,吳杏芬為爸爸聘了兩個助手。即便這樣,吳佶偉依舊每天堅持在試驗室工作5小時以上。
錢江晚報記者在試驗室看到,吳佶偉測試著儀表,調試著蒸汽閥門。“目前我這個試驗室里每天可以產出100升氫氣,試驗室現(xiàn)有的技術水準應該是9斤水可以產出1斤氫氣。”
“我深知年事已高,我覺得身體在3年內應該扛得住,所以我爭取在三年內完成我將水變氫氣用于能源的理想,也希望我的助手們能延續(xù)我的發(fā)明。 二十年來,研發(fā)的心血不算,我買設備材料以及研制化學催化劑已經花去了300萬元左右,我希望心血不會白費。”吳佶偉說。
他還設計過懸掛式立體車庫
虧了一百多萬
吳佶偉愛創(chuàng)造發(fā)明在江山企業(yè)界很有些名氣。
喜歡科研的吳佶偉獲得了三項發(fā)明專利,還入選了《中國專利發(fā)明人大全》一書。
▲吳佶偉獲得發(fā)明專利和榮譽證書
1996年,退休的吳佶偉與江西的老同事共同研究垂直循環(huán)立體車庫并成立了公司。“我當時敏感地預測到車子會成為中國人的代步工具,立體車庫會有大作為。”
1997年,吳佶偉和伙伴們研究出了循環(huán)立體車庫,但因為當年車子不多,停車位很足,研制出來的兩臺立體車庫雖然效果不錯,但沒有市場前景,吳佶偉虧光了畢生的積蓄一百多萬元。
“我不后悔,現(xiàn)在看來,我不是沒有成功只是沒有堅持到底,所以這次水制造氫能源的發(fā)明我一定堅持到底。”
支持父母的愛好也是盡孝
女兒:這錢花得值!
吳佶偉每月退休金有幾千元,過日子尚可,但維持數(shù)額巨大的研究經費顯然不可能。
吳佶偉的經費都由女兒提供。四十多歲的吳杏芬是江山市的一名成功女商人,她從事的房地產、房屋租賃、現(xiàn)代農業(yè)以及制造業(yè)都有不錯的效益。
吳杏芬從小就能感受到父親對科研的癡迷。“他總是在各個廠之間奔走,在家繪圖時神情十分專注,我能感受到他做科研發(fā)明時是真心快樂的,所以做兒女的要支持他的快樂。”
1997年,吳佶偉提出要研究水變氫能源的設想時,家里竟然沒有一個人反對。吳佶偉老伴嚴水月笑著說:“家里人都知道他倔強,他決定的事情反對他會很郁悶的,這輩子除了科研他幾乎沒有其他的愛好,他從來不做家務,甚至連散步都不愿意出去,如果不讓他搞科研,都不知道他怎么打發(fā)日子。”
84歲的吳佶偉雖然不愛鍛煉,但依舊耳聰目明。在女兒眼里,這得益于父親沉醉科研發(fā)明的專注。
“既然科研能讓父親快樂,而且身體健康,而且還是一項積極健康的項目,在我的經濟能力承受的范圍內為什么不去資助他一下呢,支持父親的愛好在我眼里就是一種盡孝,他快樂了,我也快樂了,無論他的科研成功與否,我認為這錢都花得值。”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