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旺
馬云最近又搞了一個大動作,要在3年內投資1000億元組建全球研究院,這相當于每天要花1億元。馬去還將研究院命名為達摩院,武俠小說里的達摩院是“世界頂尖武林大學”少林寺的高手潛心研究武學的地方,是武林人士心目中的圣地,如同學術界的哈佛、MIT、Stanford和Berkeley?磥,馬云期望研究院能練成科技神功、統(tǒng)領科技江湖。
對于組建研究院,馬云一面宣稱“自己不懂技術才支持技術”,一面又提出了一個科研新目標:“Research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with profit and fun”(為解決問題研究并帶來利潤和快樂)。換句話說,馬云提出了三個目標:研究要能解決問題、研究要帶來利潤、研究要帶來快樂。同時,他還邀請了很多國內外人工智能、量子力學等學科頂級高手組成了一支超豪華的學術委員會。
誰說文科生馬云不懂科研?在我看來,他大招頻出,招招劍指我國高?蒲械能浝。
毋庸置疑,中國科研在國家戰(zhàn)略正確指引下,取得了很多輝煌成就,但其他方面的科研,尤其是高校的科研,卻是乏善可陳,可以稱之為“高?蒲胁桓咝”。除了每年發(fā)表大量的SCI論文,獲得若干科研成果,我們距離獲得諾貝爾獎和引領科學前沿還有很大的差距。
我國大部分企業(yè)的研發(fā)情況也和高校類似,以跟蹤國外技術、改進國外技術為主,很多關鍵的核心技術依然沒有掌握?傊,我國科研急需探索新的思路、新的模式和新的做法。
阿里巴巴創(chuàng)建的達摩院,我認為是一種新的科研模式,值得其他企業(yè)學習,尤其解決了我國高?蒲械能浝。
1.高?蒲薪鉀Q問題效率不高,尤其是解決不了通用的、普通存在的大問題,滿足不了應用和改進工作,而是以在論文上解決小問題,發(fā)表SCI論文為目標。在達摩院,有大量的實際數(shù)據(jù),有大量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比如智能制造、智能物流和智能交通如何深度融合,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2.高校科研不是為了樂趣,而是為了評職稱、拿學位。研究過程中壓力重重,患得患失,很難享受到科研樂趣。在達摩院,可以在招聘時要求,來做相應研究工作的人,一定要對該問題感興趣、樂此不疲,還會定期測試研究人員的快樂指數(shù)。
3.高?蒲谐晒谠u完職稱、拿到學位后束之高閣,大部分未應用到產(chǎn)業(yè)中,更別說帶來效益。在達摩院,研究的都是實際問題,研究成果應用應該沒有問題。只要能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法、模型和算法,自然會帶來巨大的經(jīng)濟效益。研以致用,還將提升研究人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4.高?蒲匈Y金嚴重不足,研究人員報酬太低,科研人員整天為項目而奔波,為報賬而費神,為生計而發(fā)愁。在達摩院,我相信會有足夠的薪水讓科研人員可以全力以赴、心無旁騖地從事科研工作。
5.高效科研以導師帶學生、閉門造車為主,缺乏多學科交叉、國際交流合作帶來的思維碰撞和交叉融合。達摩院將是一個國際研究機構,多個國家、多個學科的專家將在一起優(yōu)勢互補、合作共贏。
6.高?蒲须m有一些大的攻關項目,但項目的組織比較渙散,難以達到預期效果。阿里具有成功實施大項目、開發(fā)大系統(tǒng)的豐富經(jīng)驗,相信在項目管理方面一定有獨到之處,能夠科學高效地確保大項目達到預期效果。
7.高校雖有龐大的行政系統(tǒng),但是程序繁瑣、層層設卡的科研支持系統(tǒng)也許不僅不能幫助科研人員,反而會嚴重影響他們的工作效率。在達摩院,以阿里高效的組織管理經(jīng)驗,必然會給科研人員提供無微不至的支持服務,以最大限度使他們發(fā)揮出科研效能。
當然,有著頂級商業(yè)頭腦的馬云,不會做賠本買賣。馬云大張旗鼓搞達摩院,必然力爭阿里的知名度上揚。
4000多億美元市值的阿里,只要股票上漲5%就超過了1000億元。但股市是一把雙刃劍。如果3年后,達摩院的運作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到時阿里市值是否縮水也未可知。
當然,要想辦好達摩院,必須在體制機制、管理后勤等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必須要與眾不同,另辟蹊徑,真正把達摩院辦成科研人員心目中的圣地。達摩院不僅要引進若干“達摩”(科學大家),還要培養(yǎng)眾多“達摩”,更要“練出”若干科技絕活以改變世界。
中國-博士人才網(wǎng)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wǎng)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chǎn)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